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泰安高新區)籌建于1992年,正式成立于1994年,1995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高新區,201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轄區總面積277平方公里,人口26.8萬人,下轄北集坡、良莊、房村3個鄉鎮(街道),規劃定位為泰安城市的副中心和綠色生態新城、產業科技新區,是泰安市經濟建設的主戰場、動能轉換的主陣地、雙招雙引的主平臺。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泰安高新區位于泰安主城區南部,馳名中外的泰山巍然聳立于北,孕育古老文明的大汶河在區內橫穿而過,生態環境良好;同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區內地勢平坦,水源豐沛,電力供應充足,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泰安位于山東省中部,處于長三角經濟圈和京津冀經濟圈的中間地帶,北依泉城濟南,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處在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黃金旅游線路上的中間位置。泰安是連接京津、滬寧杭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并在此設站,京臺、京滬、青蘭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乘坐高鐵北上2小時可達北京,南下3小時多可達上海,距濟南遙墻國際機場90公里,高速公路1小時可達,正在建設中的濟泰東部高速建成后40分鐘可達。連接我國東西部的能源運輸大通道——中南鐵路從區內通過;東距青島港300公里、日照港280公里,均有鐵路通達,大宗貨物運輸方便。
主導產業特色鮮明。區內現有注冊企業7800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7家,占全市的近三分之一。著力打造“3+5”特色產業體系,“3”即輸變電設備、礦用裝備、汽車及零部件三大優勢產業,是國家火炬計劃輸變電器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礦山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5”即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數字出版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生物醫藥產業快速聚集,涵蓋生物制藥、中藥、化學藥、醫療器械四個領域,主要包括泰邦生物、京衛制藥、健通生物、泰控醫療、泰華生物、芝人堂藥業、元裕生物等企業,其中泰邦生物是國內唯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血液制品企業;現代物流業加快崛起,峰松物流、新加坡濼亨國際物流、中國物流泰安產業園等項目建成營運,其中峰松物流是交通部確定的全國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蓄勢待發,依托眾志電子公司建設了泰安市云計算中心,與山東農業大學、復旦大學等共同成立了農業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在建設的神農智谷大數據產業園,致力于打造大數據產業高地,積極推進與騰訊、華為、微軟等國內外行業巨頭開展戰略合作;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大明國際、盛德大業等金屬精密深加工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泰山復合材料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加快建設,一批新材料項目正在孵化成長。
功能配套加快完善。50平方公里建成區內,建成了“七縱七橫”120余公里的骨干道路網,高質量實現了水、電、氣、熱、通訊等公共設施配套??平涛幕腿肆Y源優勢明顯,區內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泰山校區、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山東醫藥技師學院、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等5所高等院校,在校師生8萬余人。衛生、教育配套質量高,擁有泰安一中新城校區、泰安市實驗學校萬境水岸小學、泰安一中實驗學校、山師大與華新聯合辦學等優質中小學校,以及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高新區人民醫院)、正在建設的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院區。高端商業發展迅速,中國五礦大型城市綜合體、香港永盛世紀康城商業廣場等項目建成運營。規劃建設的210平方公里高端高新產業聚集區,空間廣闊,基礎優越,具備承接大產業大項目的條件,正在按照高點定位的理念,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首期啟動30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重點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打造“一區多園”發展新格局。
創新體系日趨健全。建立了以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龍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四級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成和在建孵化面積40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的泰山創新谷暨高創大廈建成啟用。吸引347名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匯聚高新區創新創業,其中,其中兩院院士23人,千人計劃、長江學者38人,泰山系列人才38人;博士學歷人才創辦企業達到35家。市級以上孵化載體9個,其中國家級4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達到203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49個,擁有國家礦山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等系列國字號名片,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深化與泰安金控集團、青島半島集團等戰略合作,設立了產業基金和專項資金,為實體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性高科技項目提供扶持。制定完善人才政策,發揮“才入泰安、勢如泰山”人才工作品牌影響力,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最大程度創造便利條件。
政務服務高效快捷。泰安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轄區內統一行使市縣兩級經濟、行政和社會事務管理權。圍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全省政務服務示范區,組建行政審批服務局,建設了高標準政務服務大廳,設立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專區,對重點項目實行專人代辦幫辦。整合各項審批手續,實行物理集中、信息共享,將施工許可申報資料由21項精簡為9項,實現開辦企業1個工作日內完成相關手續,比全省要求的3個工作日縮短2天。推出了全省首臺自主型智能導服機器人,走在了全省開發區前列。行政效能的提升帶動了營商環境的改善,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
《泰安高新區關于促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若干政策》
第二條重點項目優先保障供地(一)對工業項目確定出讓底價時,按不低于所在地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在工業用地、倉儲用地上對工礦廠房、倉儲用房進行重建、改建、擴建和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容積率、建筑密度的,不再征收土地價款差額。(二)對采取合法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企業,可根據企業意愿,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土地出讓年限”的供地政策,積極探索“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供地方式。(三)對與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可以使用劃撥土地的醫療、教育、文化、養老、體育等公共服務項目,除可按劃撥土地方式供應土地外,鼓勵以出讓、租賃方式供應土地,支持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式提供土地。(四)對有規模的文化旅游產業項目用地,執行《關于促進文化產業振興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3文化產業的實施意見》文件,其用地基準地價比同級別商服用地基準地價下浮45%,在項目符合立項、未改變用途且竣工驗收后予以兌現。(五)根據實際需要,經批準后允許重點中小企業在自有產權的待建土地上按一定比例配建專家公寓,解決企業引進專家、人才的臨時周轉用房,不準買賣,入駐情況需報相關部門備案。
第三條加快項目建設及運營(一)被列入市級及以上的重點項目(住宅、商住等具有房地產開發性質的項目除外),及高新區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免繳城市基礎設施綜合配套費。(二)對新引進的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符合“十強”產業重點領域的工業項目,可由委屬國有公司為其代建廠房,3—5年內由項目方按約定價格進行回購。(三)對新引進且新征用土地工業項目,根據工業廠房建筑面積(層高超8米的單層廠房按照雙倍面積計算)按照1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廠房建設補助,分兩期撥付。其中第一期在項目辦理完成施工許可證后,給予60元/平方米的資金補助;第二期在項目建設竣工驗收并投產后,再給予40元/平方米的資金補助。支持和鼓勵高層廠房建設,從第二層開始,每增加一層增加50元/平方米的資金補助。支持和鼓勵建設高標準廠房,高標準廠房可按幢、層等獨立使用權屬界線封閉的空間為基本單元,分割登記和轉讓。(四)對新引進且新征用土地工業項目,在項目投產后5年4內,前3年每年安排該項目當年對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的90%補助給企業;第四、五年,每年安排該項目當年對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的50%補助給企業。扶持資金用于項目擴大生產規?;蜓a充流動資金。(五)對符合入區條件、租賃管委會或所屬國有公司投資建設的廠房(辦公用房)的生產經營項目給予房租補貼。具體標準如下:①自項目正式入駐之日起,第一年給予全額租金補貼,第二、三年按照項目對高新區形成的地方財政貢獻給予租金減免,若項目本年度形成的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高于廠房租金總額,則給予全額租金補貼,若項目本年度形成的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低于租金總額,則給予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同等額度的租金補貼;②對高新區發展影響重大的項目,可直接給予3—5年的全額房租補貼。補助程序:企業應按年度先行繳納房租,管委會再按照政策規定給予補助。(六)引進省外資金實施增資擴股的區內現有企業,或外來資本重組、兼并、改造區內經營困難的企業,需要新征用土地新上項目的,按照上述有關條款執行;不需新征用土地但需購置高端裝備實施轉型升級的,按照新購置(不含租賃)高端裝備總額給予不高于10%的設備補貼。
第四條鼓勵建設專業化園區對社會資本建設的、自主招商的專業化園區,其自身引進的項目參照上述第三條標準給予補助,補助資金撥付給園區投資方。
第五條鼓勵創新創業對高新區引進的國家級、省級或相當層次的高端人才團隊及在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中從事過中層及以上職務、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員,在高新區創(領)辦新企業且已進入產業化或規模應用階段的,給予200萬元—500萬元的項目啟動資金,并提供免交租金1—3年、3000平方米以下的研發辦公和生產車間,其中辦公區域面積不得超過總面積的10%。
第六條鼓勵發展總部經濟(一)對新引進落戶的區外企業總部(含投資總部、營銷總部、研發總部和物流總部),進區合同中約定在高新區經營期限不低于10年的,自開始納稅之日起,年實繳工商稅收在200萬元以上,需租賃辦公場所的,給予3年期限按市場平均價格計算的房租補貼,其中300平方米以內由高新區全額提供租金補貼,300平方米以上的部分,補貼50%。(二)對新引進落戶的區外企業總部(含投資總部、營銷總部、研發總部和物流總部),進區合同中約定在高新區經營期限不低于10年的,自開始納稅之日起,高新區分級次對企業進行為期3年的獎勵:年實繳工商稅收在200萬元—500萬元(含)的,按企業對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的50%予以獎勵;年實繳工商稅收在500萬元—800萬元(含)的,按企業對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的60%予以獎勵;年實繳工商稅收在800萬元以上的,按企業對高新區地方財政貢獻的70%予以獎勵。
第七條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平臺)對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平臺),當年進出口貿易額凈增低于2億美元時,每凈增500萬美元,給予5萬元扶持;當年進出口貿易額凈增超過2億美元時,超過部分每凈增500萬美元,給予6萬元扶持。
第八條重大項目“一事一議”(一)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中規定加大重大外資項目引進力度,對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不含外方股東貸款)超過5000萬美元的新項目(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超過3000萬美元的增資項目和超過1000萬美元的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在省財政按其當年實際到位外資金額不低于2%的比例予以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的基礎上,高新區配套同等額度的資金獎勵。(二)對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投資的項目,能提升產業集聚度的產業鏈關鍵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大的重大工業項目、現代服務業項目、文化旅游健康產業項目,或與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業領軍企業等合作建設的技術研究院、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項目及需采取特殊政策、靈活方式引進的頂尖人才項目,可實行“一事一議”,經黨工委會研究后給予優惠政策。
泰安高新區十分重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始終把“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作為興區宗旨。
泰安高新區科技創新體系不僅是高新區科技創新重要支撐,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為全市培養和輸出高新技術企業和高素質企業家。高新區通過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和科技創新,形成了以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龍頭,泰山科技城、星火科技園為梯次孵化載體,中小科技企業產業基地為依托的完善的創新體系,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逐步發展成為集孵化、中試、產業為一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和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園以龍潭路以西,龍泉路以東,南天門大街以南的空間為載體,充分利用高新區國家級創業中心、泰山科技城、星火科技園等創新體系優勢,依托大學和科研院所,發揮北京東華合創軟件、山東藍光電子的龍頭帶動作用,重點開發應用軟件、信息網絡設備和系統集成開展信息技術服務業務,建立獨具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規模、有實力的信息服務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企業。園區規劃占地600畝,計劃總投資12億元,建成后園區實現產值20億元,建成省級電子信息產業示范園區。
新材料產業園以配天門大街以北,南天門大街以南,龍騰路以西,龍潭南路以東的空間為載體,以高新區充足的熱電資源為依托,發揮泰山玻纖、華新建材、泰汶建材等項目的龍頭帶動作用,擴大玻纖基材品種,大力引進玻纖深度加工核心項目,拉長延伸玻纖產業鏈,重點發展工業織物用紗和膨體紗,熱塑性塑料增強用紗和短切纖維,電子電氣領域絕緣系列高質量新品種,選擇引進一批國家鼓勵的新材料類項目。園區規劃占地800畝,計劃總投資41.6億元,建成后園區實現銷售收入60.6億元,建設成為一流的國家級非金屬新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礦山設備產業園以中天門大街以北,配天門大街以南,鳳天路以東、長城路以西的空間為載體,充分利用山東科技大學幾十年來形成的在礦山機械、電子研發制造等方面的人才、技術優勢,面向國內大型礦山企業,重點研制換代產品,形成產業集群。發揮山東煤機集團的龍頭帶動作用,以大學教授、博士、碩士創辦的眾誠機電、力博科技等礦用安全設備科技型企業為補充,以發展國家鼓勵的礦用綜合采掘、運輸提升、洗選設備等主導產品為重點,圍繞礦用機械、安全設備等電子儀表儀器制造產業鏈,引進和培育一批礦用掘進設備、采煤成套設備的骨干項目,優化相近企業間的協作與配套,實現產業聚集。園區規劃占地1200畝,計劃總投資18億元,建成后園區實現產值20億元,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礦山設備制造特色產業基地。
?食品醫藥產業園以配天門大街以北、南天門大街以南,鳳祥路以西的空間為載體,發揮京衛制藥、加華制藥、泰華生物科技的龍頭帶動作用,以發展醫用氣霧劑、皮質激素等新型藥物及生物保健品等主導產品為重點,充分發揮泰山醫學院、山東中藥技術學院等院所的人才、技術優勢,提高企業新藥創制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規模效益。園區規劃占地1000畝,計劃總投資17億元,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34億元,建設成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生物制藥和食品產業園區。
?輸變電設備產業園以中天門大街以北,配天門大街以南,龍潭南路以東,龍騰路以西的空間為載體,發揮泰開電氣集團的龍頭帶動作用,以發展高壓開關成套設備、“雙百萬”變壓器、互感器、變電站自動化控制系統、配網自動化系統等主導產品為重點,培育一批有較強關聯作用的產業集群骨干項目。園區規劃占地1500畝,計劃總投資21億元,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2億元,建設成為集輸變電設備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國家級輸變電器材特色產業基地。
泰安高新區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優美的生態環境、優質的管理服務,吸引了大批中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目前已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客商相繼在區內投資建廠。韓國現代重工、華魯鍛壓、中國五礦、山東能源重裝集團、泰邦生物、雙馳汽車、魯峰汽車、泰開電氣、蒙牛乳業、中國重汽集團、山東煤機集團等一批項目落戶高新區后,獲得了豐厚的收益和真誠的回報。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星火科技園、山東服裝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山東醫藥技師學院、泰山醫學院新校區、泰山學院南校區、山東力明職業學院、鳳凰小學以及龍泉小區、鳳凰小區等在高新區獲得長足發展,高新區社會功能日益完善。
全區已形成輸變電設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著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商務、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按照新功能區確定的“兩山一河”(泰山、徂徠山、大汶河)旅游發展戰略,將加快實施徂徠山汶河一體化開發建設,逐步形成獨具徂汶特色的旅游產業格局,泰安國家高新區正不斷聚集高新技術、現代高端服務、文化旅游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集群發展、創新驅動、產城融合、多業共興。
資源稟賦得天獨厚
泰安高新區位于泰安主城區南部,馳名中外的泰山巍然聳立于北,孕育古老文明的大汶河在區內橫穿而過,泰山的姊妹山、國家森林公園、4A級景區、山東省第二大國有林場——徂徠山坐落于區內,高新區正處于兩山夾一河之間,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渾然天成。徂徠山森林覆蓋率達到87.8%,生態環境良好;同時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區內除徂徠山外,其余地區地勢平坦,水源豐沛,電力供應充足,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區位交通優勢明顯
泰安位于山東省中部,處于長三角經濟圈和京津冀經濟圈的中間地帶,北依泉城濟南,南臨孔子故里曲阜,處在山東“一山一水一圣人”黃金旅游線路上的中間位置。泰安是連接京津、滬寧杭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公路、鐵路四通八達,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并在此設站,京臺、京滬、青蘭高速公路縱橫交錯。乘坐高鐵北上2小時可達北京,南下3小時可達上海,距濟南遙墻國際機場90公里,高速公路1小時可抵達,正在建設中的濟泰東部高速建成后可縮短至60公里內,40分鐘內可達。連接我國東西部的能源運輸大通道——中南鐵路從區內通過;東距青島港300公里、日照港280公里,均有鐵路通達,大宗貨物運輸方便。
主導產業特色鮮明
泰安高新區目前有注冊企業4900余家,其中“四上”企業達到172家,年底可突破2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家,年底可突破1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6家。建成區內初步形成了輸變電設備、礦用裝備、汽車及零部件三大優勢主導產業,是國家火炬計劃輸變電器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礦山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除此之外,生物醫藥、現代物流、新一代信息技術、金屬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四大新興產業正在蓬勃興起。生物醫藥產業快速聚集,涵蓋生物制藥、中藥、化學藥、醫療器械四個領域,主要包括泰邦生物、京衛制藥、景源生物、加華制藥、弗瑞斯醫藥等企業,其中泰邦生物是國內唯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血液制品企業;現代物流業加快崛起,峰松物流、新加坡濼亨國際物流、中國物流泰安產業園、鐵路物流產業園等項目正在快速建設或已營運,其中峰松物流是交通部確定的全國首批無車承運人試點企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蓄勢待發,依托眾志電子公司建設了泰安市云計算中心,與山東農業大學、復旦大學等共同成立了農業大數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在建設的神農智谷大數據產業園,致力于打造農業大數據產業高地,正在推進與騰訊、華為、紫光等國內外行業巨頭開展戰略合作;金屬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大明國際、盛德大業等金屬精密深加工企業勢頭強勁,泰山復合材料研究院及產業化基地加快建設,一批新材料項目正在孵化成長。
功能配套加快完善
50平方公里建成區內,建成了“七縱七橫”120余公里的骨干道路網,高質量實現了水、電、氣、熱、通訊等公共設施配套??平涛幕腿肆Y源優勢明顯,區內有泰山醫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山東醫藥技師學院、山東服裝職業學院、山東中西醫結合大學等7所高等院校,在校師生8萬余人。衛生、教育配套質量高,泰安一中新城校區、泰安市實驗學校萬境水岸小學、泰安一中實驗學校、山師大與華新聯合辦學等優質中小學??焖倬奂?。泰安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高新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成啟用,泰安市中心醫院高新區院區正在加快建設。高端商業發展迅速,中國五礦大型城市綜合體、香港永誠利商業廣場等項目已經建成運營。新區部分空間廣闊,基礎優越,具備承接大產業大項目的條件,目前正在按照高點定位的理念,加快規劃編制,超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搶抓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機遇,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建設徂汶景區,適時啟動徂汶新區30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同步規劃210平方公里的高端高新產業聚集區,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打造“一區多園”發展新格局。
創新體系日趨健全
建立了以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為龍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四級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成和在建孵化面積40余萬平方米。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05人,其中“兩院”院士8人,千人計劃、長江學者12人,泰山系列人才17人。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研發中心為代表的研發平臺達到156個,其中國家級7個,省級48個,擁有國家礦山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眾創空間等系列國字號名片,是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深化與泰安金控集團、青島半島集團等戰略合作,設立了產業基金和專項資金,為實體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性高科技項目提供扶持。制定完善了人才政策,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為科研成果產業化最大程度創造便利條件。
政務服務高效快捷
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是泰安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在轄區內統一行使市縣兩級經濟、行政和社會事務管理權,市委市政府將2424項市級權力授權(委托)高新區行使,并刻制了37個市直部門的2號印章交付高新區管理使用,相關縣市區政府與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行政權力委托書。發揮“投資泰安 穩如泰山”山東省服務名牌效應,堅持“小政府、大服務”理念,建立健全了項目洽談——落地——建設——投產全過程鏈條制服務體系,在各項手續辦理上,實行職業代理制和保姆式服務,加快組建綜合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化“貼心代辦,一次辦好”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真誠地歡迎您來泰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興業,期待著與您攜手合作,共創輝煌!
電話:+86-538-8938110
傳真:+86-538-8938110
山東省國際投資促進中心
+86-531-51763542 +86-18678817218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
+86-531-85193668 +86-18678828218